自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承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国家机关及各部委快速响应,至今已构建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的政策目标体系、战略支撑体系、区域实践要求做出了明确指示。
早日实现碳中和,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主要体现在:
(1)有助于牢固清洁能源产业,加速能源替代;
(2)有助于革新传统制造产业,推动节能减排;
(3)有助于培育绿色新兴产业,探索创新发展。
任务要求
开发区作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加快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领域,承担着排头兵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先行先试。东滩智库经过系统政策研究,总结归纳出开发区层面实现碳中和的四大任务。
任务一:增加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开发区作为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主引擎作用,持续为当地产业提供绿色技术研发、绿色技术服务供给,以及绿色发展试点示范。
任务二:加强节能减排力度,营造绿色园区生态环境。发挥开发区作为地方发展节能减排的主阵地作用,持续降低园区污染物产生量和化石能源消耗量,同时推动园区生产运营的绿色、低碳、循环、智慧化改造。
任务三:实施产业结构降碳,筑牢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发挥开发区作为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动脉作用,完善区内产业布局、孵化绿色产业主体、提供绿色产业服务、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任务四: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搭建零碳管理长效机制。发挥开发区作为地方倡导碳中和发展的主窗口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评价、积极宣传引导,保障双碳目标顺利实现。
操作路径
东滩智库通过对全国多个地区开发区在实践双碳战略上的经验研究,总结出开发区站位下开展碳中和相关工作的六大关键要点。
关键点一:谋划绿色发展战略
1、宏观指导层面
(1)对开发区自身碳排放进行评估与管理
案例链接——南京·江宁开发区积极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
1、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掌握园区企业能源结构及各种能源消费量、净调入电力和热力量等情况
3、提出碳排放优化调整建议和减污降碳管控措施
(2)完善开发区阶段目标和政策体系
案例链接——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从六大维度构建碳中和政策扶持体系
1、绿色低碳发展扶持
2、绿色品牌建设扶持
3、能源管理扶持
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扶持
5、资金配套扶持
6、优化绿色产业发展环境扶持
2、行政执行层面
(1)借助许可制度严控碳排放单位准入
案例链接——连云港·市开发区严控高能耗高污染项目
1、“三线一单”引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明确审查指标——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用地规模、产出效益、税收贡献
(2)借助绿色通道推动低碳项目引入
案例链接——盐城·经开区为入驻低碳产业项目开通绿色通道
盐城开发区创先建立超常规、无假日、保姆式全程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企业服务流程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优
3、工作路径层面
通过编制专项规划明确具体发展要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报告·2021》显示,目前已有2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了34份战略规划。
关键点二:制定绿色激励政策
全国各地开发区针对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所颁布的绿色激励政策众多,主要从支持体系和支持力度两大层面表明开发区对发展低碳绿色产业的大力支持态度。
1、完善支持体系,明确重点支持引进的项目清单。
——绿色低碳类项目
——智能化改造项目
——绿色金融支撑体系
2、强化支持力度,明确对鼓励建设项目的补贴额度。
案例链接——北京经济开区、杭州萧山经开区补贴政策示意
关键点三:推进绿色智慧管理
1、推进5G基站、数据中心等硬件基础设施铺设。
2、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AI能源大脑等软性平台。
① 智慧生态环保控制平台——监控开发区废气、废水、固废的排放情况。应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西安、郑州、温州、井冈山、常德、池州、镇江、南昌、秦皇岛、银川、巴彦淖尔、洛阳等地经开区。
② 循环经济服务平台——提供数字交易、金融服务、科创服务。应用地区包括广州开发区、天津、长沙、萧山、锡山、昆山等地经开区。
③ 能源管理平台——水、电、气、热用能情况综合管控。应用地区包括长沙、宁波大榭、井冈山等地经开区、苏州工业园区。
案例链接——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智慧平台”+“环保管家”联动环境管理模式
案例链接——天津八里台工业园区打造“能源大脑”
关键点四:实现绿色能源供应
从“生产-输送-应用”全流程推动绿电、地热、生物质能、再生水等绿色能源在全区的应用示范。
1、绿电能源
——生产环节:
——输送环节:
——应用环节:
案例链接1——
华电江苏将投资不少于8亿元在昆山开发区建设规模不低于200MW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案例链接2——
远景能源与江阴临港开发区深度合作,探索分散式风电的综合开发应用,每年降低超900万元的用能成本
2、地热能
——生产环节:
——输送+应用环节:
——应用环节:
案例链接——
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采用地热能供热制冷。总制冷供暖面积约9.6万平方米,助力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
3、生物质能供热
——生产环节:
——输送环节:
——应用环节:
案例链接——
洋浦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建设海南首个生物质能供热项目,为开发区增量客户集中供应绿色蒸汽
4、再生水资源
——生产环节:
——输送环节:
——应用环节:
案例链接——
城镇生活污水,每天产生约8000立方米再生水,为大理经开区污水再生利用提供稳定水源
关键点五: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成立开发区绿色金融服务超市,包括线下服务中心和线上服务平台,实现开发区内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供给的高效精准对接。
案例链接——广州开发区推出线上绿色金融服务系统“开绿融”
·核心功能:政策法规宣传、绿色项目及企业申报、入库项目及企业查询、信息公示、数据统计
·核心特色:企业可以在线申报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在线审核,主管机关在线审批金融
·机构主体: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广州分行,中华财险、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
关键点六: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1、推动原有产业绿色转型
2、培育绿色产业创新引领
(1)支持前沿技术创新
(2)建立绿色产业体系
(3)引进重大产业项目
引进重点发展绿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入驻开发区,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招商,建立开发区绿色产业集群。
案例链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低碳产业集群
盐城开发区创先建立超常规、无假日、保姆式全程服务体系,力争实现企业服务流程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优
1、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
2、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发展
3、航空航天产业绿色发展
关注“双碳时间”公众号,获得一手资讯!